寶石知識
寶石與光的邂逅 談現象寶石
2018-05-10
產自巴西的各色大克拉數電氣石貓眼,亦為貓眼寶石的上選。
一顆暗紫色十二線剛玉星石,在2009年泰國GIA實驗室有專文論述,其生成原因為剛玉內部的金紅石及赤鐵礦交疊而成,十二芒剛玉星石較常見於黑星石,紫色的很少見。
月光石的青白光彩,總是帶給人一種平和的感覺。所以月光石在半寶石的市場,一直有其地位。
 顏色往往是評鑑寶石價值的重點,再者,便是寶石的特殊光學效應,具有這類明顯效果的寶石,被稱為現象寶石(Phenomenon Stone),市場上比較有收藏價值的,當屬具有貓眼、星光、變色、遊彩、灑金現象、青白光彩及鈉石光彩的寶石。
 
貓眼現象(Chatoyancy)
 大多寶石現象的成因,為寶石的內含物,若是出現平行的針狀或管狀物,通常在切磨時會選擇弧面的方式,在光線照射後將反射出一條線;十分形似於貓的眼睛,所以被稱為貓眼寶石。很多種寶石在切磨之後都能出現貓眼現象,如石英、電氣石或是台灣玉。若是單純的稱貓眼石,在寶石學上則專指金綠寶石貓眼(Chrysoberyl cat’s eye)。

金黃體色的金綠寶石,搭配金黃色的眼線,十分值得收藏。
 
星光現象(Asterism)
 具有星光效應的代表性寶石為剛玉,因為剛玉是三方晶系的寶石,內含物整齊排列平行於晶體的各邊,故在光線的照射之下,出現三組貓眼現象的眼線,交錯而成剛玉星石的六線光芒,被稱為星光效應。除了剛玉星石,石榴石、透輝石以及尖晶石,也都會有星光效應。

一顆在斯里蘭卡見到的8克拉,粉紅色的星光尖晶石。
 
變色現象(Color change effect)
 亞歷山大變色石的致色元素和紅寶祖母綠一樣都是過渡元素的鉻,因為亞歷山大變色石對於紅綠光都有強吸收,依照光源的不同,呈現不同的色調。寶石的變色現象同時也會出現在剛玉、尖晶石、螢石或是石榴石裡。

變色性頗明顯的亞歷山大變色石(IGI 1.99cts Deep bluish green/Purplish red),從白光下的藍綠色變到黃光下的紫紅色。
 
遊彩現象(Play of color)
蛋白石的成分為二氧化矽及水。其結構在高倍放大鏡下是由近乎同大小的二氧化矽球體排列組合成的非晶質體,層層排列如同光柵,光線照射下,產生繞射現象,閃耀出紅橙黃綠藍紫的光譜色,稱為蛋白石的遊彩現象。具有遊彩的蛋白石一般稱為貴蛋白石(Precious opal),常見的體色有白色、橙色、黑色。

橙紅色的火蛋白及黑蛋白石,呈現出彩虹般的遊彩,這也是貴蛋白石的價值所在。
 
青白光彩(Adularescence)
長石類的結構是成分不同的長石如薄片般疊生,且各層的厚度不同,較無規律,當光線透射到半透明的長石類寶石時,產生散射或漫射的結果,產生一種特別的暈彩,寶石學上稱為青白光彩,亦有人稱之為月光效應。具有月光效應的長石類寶石,被稱為月光石。

現象寶石在進行切磨的時候,須隨時注意,務必要留住寶石最美的一面。上圖為正在切磨中的藍暈月光石原石,切割者頻頻確認暈彩的位置。
 
灑金現象(Aventurescence)
典型的灑金現象,發生在長石家族的日光石。在光的照射下,轉動寶石,日光石內含物中微小的板狀銅或赤鐵礦,各自將光線反射,映入眼簾如同金沙般的效應,稱灑金現象。

橙色日光石的弧面寶石,光線照射下,遠看如同點點反射的砂金,細看則是多且密集的微小片狀內含物。
 
鈉石光彩(Labradorecence)
鈉石光彩主要是指鈣鈉斜長石(拉長石)表面常見的光彩,拉長石的體色多半是黑色的,因為光線的繞射,出現了整片的顏色,甚至可能出現光譜的顏色,所以有的拉長石又被稱作光譜石。

閃動藍色光彩的拉長石銀飾品。
 
撰文/吳宜鴻
(原文刊登於《珠寶世界》No.83)
延伸閱讀
TEL:886-2-2747-7749 │ 台灣台北市永吉路302號5樓之3
Copyright © 珠寶世界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